​工业革命以来,纺织产业作为工业发展的代表,相关产业链遵循着从欧洲,到美国,到日韩,再到亚洲四小龙,至后来到中国,目前到东南亚的路线一路流转。
产业链转移的背后,有政策推动,但更多的是经济规律、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,后发国家通过纺织行业积累的第一桶金发家,逐渐开始发展其他行业。
但美国近期的种种动作似乎表明,他们打算重建已经被他们基本淘汰了的纺织产业链。
美国真能重建纺织产业链吗?
那么问题来了,美国真能在美国重建纺织产业链?
第一就是人工成本,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,人工占据了纺织产业中的大头,美国的人工成本比起越南翻了数倍不止,叠加近两年的大通胀,想要招到工人,起码要让工人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能养活自己,但给工人这么高的工资,一件衣服要卖多少钱企业才能赚钱?
第二是工人素质,作为一个发达国家,美国的文盲率甚至超过了20%,哪怕纺织服装产业对工人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,但也需要基础的培训,还需要工人吃苦耐劳,这同样也是一个大问题。
第三是时间,哪怕是基础的纺织产业链,重建起来花费的时间也是以年来计算的。可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商超囤货周期一般在30-40天,按照美国如今的关税,全球基本没有一个国家能给他大规模供货,众所周知商品不是货架中自动长出来的,等一两个月以后商品卖完了以后,民众该怎么保持正常的生活?
第四是利率,在美国之前一系列的加息动作下,美国国债的无风险利率已经接近5%,等于一个工厂利润在5%以下就完全没有生存空间,如果想要正常经营下去,那利润率则要更高,这点纺织人有发言权,现在的纺织行业哪有这么高的利润?
因此,哪怕美国真的有这个心重建纺织产业链,但客观条件也不允许。更可能的是最后演变成一地鸡毛。
声明:本文的内容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,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