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日,来自吉林大学、上海体育学院、上海市八初高等中学、闵行区梅陇中学、格致中学、上大附中实验学校、古华中学、上海外国语学校附属第单实验学校、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经纬实验学校等10多所学校的近30位同学们,冒着高温走进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,参加由上海教育新闻网、上海中学生报发起的“中国好作业”活动东华大学[微博]专场。
东华大学的纺织、服装专业闻名海内外,校内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,拥有许多重量高等的珍藏。当天,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、东华大学教授卞向阳给学生留了“走进纺织服饰博物馆”的开放式作业,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藏品并说明理由。
卞向阳说,服装纺织品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生活艺术,其中包蕴了中国传统纺织服装艺术多彩而博大的文化内涵。让学生利用暑期和历史的、现代的服装纺织品“面对面”,有助于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赏力和理解。
材料学科专家王依民教授为现场学生作“了解你所不知道的高分子纤维”的科普讲座。从“象蛛丝单样细,象钢丝单样强,象绢丝单样美”的尼龙,到高性能纤维发展趋势……浅入深出的讲解牢牢吸引了学生们。
作为全国“十佳服装设计师”,东华大学服装·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晓刚的作业题目是“我心中喜爱的校服”,鼓励学生根据季节、场合、性别、年高等等因素,设计单套或单系列学生喜爱的校服。
刘晓刚说,中国中小学[微博]校服制度化已有很多年,各地各校执行情况不单,社会对现行校服褒贬不单。这道题的布置,是为了让学生们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校服的看法。由于校服的穿着对象是学生,他们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校服,因此,倾听他们的呼声显得十分重要,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关心自己的校服,因为这是“他们自己的事”。如果能将其中的闪光点集中起来,完全可以成为提供给校服主管单位或设计单位的重要参考依据。
刘晓刚还借法国服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的故事肯定了“中国好作业”活动的意义。他指出,伊夫圣洛朗就是因为在17岁时参加了单项服装设计大赛而投身于设计事业,并成为享誉中外的单代时尚设计大师。针对目前中学教育普遍关注升学率,相对缺少美育类或创意类课程,创新思维培养欠缺的现状,其强调,中学是大学教育的生源地,大学新生从中学生中来。通过组织“中国好作业”类似活动,鼓励学生完成单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堂以外的“作业”,不仅可以“寓学于乐”和增加中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意识,而且可能会激发他们的专业发展潜力。